謹將馬總統的致詞(依據總統府發佈之新聞稿)記述於下..
「總統出席「廉政座談會」
公布日期 中華民國101年07月07日
為推動廉能政治,法務部廉政署上午舉辦「廉政座談會」,邀集行政院各部會首長及政務官參加。馬英九總統偕同副總統吳敦義及行政院長陳冲與會,並在致詞時對前行政院秘書長林益世涉及貪瀆案件表達痛心,也宣示將重新檢討政府防貪及肅貪機制,以重拾民眾對政府的信心。
總統致詞內容如下:
今天我帶著痛定思痛的心情參加「廉政座談會」,今天舉行座談會的原因之一,係因前行政院秘書長林益世涉及貪瀆案件,對行政團隊造成重大衝擊,這個事件不僅讓他斷送自己的前途,更傷害人民對政府的信賴及破壞國家的形象,讓整個執政團隊蒙羞。
但危機正是徹底檢討及全面反省的轉機。今天會議目的就是要針對防貪及肅貪的機制,重新檢討每一個環節及每一顆螺絲釘,找出我們在制度、用人及平時考核上出現哪些缺失,讓以清廉為執政核心價值的我們,受到這樣重大的打擊。
大家都知道,清廉是我從政以來最根本與核心的價值,也是我永遠的堅持。我上任後,努力打造廉能政府,公務員涉貪遭起訴的案件大幅減少。因此,「國際透明組織」去年公布的「2011年貪腐印象指數」評比結果,在全球183個國家及地區中,我國分數達6.1分,創17年來新高,排名也從39名提升至32名,連續3年向上提升。
但這些得來不易的成果,都在林益世涉貪後一夕之間蒙塵。當我知道林益世涉貪,除了震驚,更多是痛心。但在痛心之後,我知道更重要的是拿出決心與行動,加倍努力捍衛清廉的價值。
我從19年前擔任法務部長開始,就深刻體會到人民的信賴是政府最寶貴的資產,而貪腐正是對這種信賴最強烈的腐蝕劑。行政團隊長年累積人民的信賴,可能在一夕之間就消失殆盡。
在面對可能的貪腐案件時,我們須以「主動發掘、明快處置、配合偵辦、對外說明」等原則處理,最重要的是首長的心態,須秉持「不怕家醜外揚」的態度,尤其「誠實是最好的政策」,只要主動揭發並適時對外說明,人民不會喪失對政府的信賴,若以遮遮掩掩及拖泥帶水的方式處理,反而只會讓情勢持續惡化。
我在民國94年當選中國國民黨主席時,特別呼籲黨內同志須做到「清廉」、「勤政」及「愛民」等三項目標,並貫徹「選舉不買票」、「執政不貪污」及「問政不腐化」等原則。今天我必須承認,我無法保證所有的官員及黨內同志均能百分之百做到這三點;但我可以保證的是,在我任內,一定會讓檢調機關不分黨派嚴查重罰所有貪瀆不法的公職人員,絕不包庇掩飾及存在任何灰色地帶。
就林益世所涉及的貪瀆案件而言,我也可以保證,不論涉案人數有多少、層級有多高、牽涉的範圍有多大,檢調單位一定會全力以赴、毋枉毋縱,查個水落石出;行政團隊會盡一切的力量捍衛清廉的價值。林益世的涉貪對執政團隊造成重大的衝擊,今天44位部會首長齊聚一堂,我希望大家誠實面對問題,凝聚共識,立刻採取防貪及促廉的行動,同時今天的座談會也是政府重新出發、找回民眾信賴的契機。
隨後,與會的部會首長及政務官員分別針對政府現行防貪與肅貪機制及未來改革作為進行分組討論,並提出具體建議,總統除全程參與,也聽取檢討報告。
總統提出五點裁示:第一、貫徹每兩個月召開一次「廉政會報」制度,並由機關首長親自主持會議;第二、在各機關內部建立「廉政品管圈」,落實課責機制,一旦發生重大風紀事件,機關首長及政風單位均須負連帶責任;第三、政府首長不僅要「獨廉其身」,更要「兼廉團隊」,同時確保檢舉人的安全及隱私;第四、行政院在兩個月內將關說及請託行為進行制度化與透明化,讓部會首長及相關同仁在處理業務及面對民意機關為選民請託及關說時,有一清楚的份際;第五、所有具司法調查權的機關在防貪與肅貪工作上建立交叉火網,讓貪污案件在檢調相互配合下無所遁形。
最後,總統再以公務員的「四不」核心價值勉勵所有與會人員,包括「不願貪」,因為清廉自持;「不必貪」,因為俸足以養廉;「不能貪」,因為法規完備、無隙可鑽;「不敢貪」,嚴刑峻法、不敢輕蹈法網。
包括行政院副院長江宜樺、總統府秘書長曾永權及副秘書長熊光華均出席是項座談會。 」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拜托馬總統別再作秀表演了。
